<dd id="jnloy"><track id="jnloy"><video id="jnloy"></video></track></dd>

  • <th id="jnloy"></th>

    第九屆“四川關愛明天十佳五老”鄭明有

    日期:2021-12-28 瀏覽:1603次


    鄭明有3.jpg

    鄭明有??男,漢族,77歲,中共黨員,樂山市井研縣寶五鎮關工委執行主任,從事關工委工作18年。


    濃濃桑榆情,鄉賢赤子心。一雙舊草鞋鄭明有就能走百公里,一輛舊嘉陵自行車就能關愛“大謀劃”——給鄉里留守兒童一個溫暖的“家”,招募60多位五老加入大家庭,積極爭取支持和捐助,配套創新關愛舉措,恪守為民之責,力行為民之舉,從他一步步走進人民的心里。


    鄭明有,2003年至2014年任社區黨支部書記,同年擔任寶五鄉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,一干就是17年?!耙肋h為黨和人民工作,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,干革命要干到鼻子頭沒風、口頭沒氣”。鄭明有是這樣說的,也是這樣做的,從意氣風發到垂垂老矣,始終堅守初心,兢兢業業,勤勤懇懇,默默奉獻。2016年分別獲得“四川省優秀志愿者”稱號和“樂山市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”稱號,2021年被評為“四川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”。


    寶五鎮外出務工人員常年保持在4000之眾,留守兒童數量逐年增加,留守孩子們的健康和教育成了一大問題。鄭明有看在眼里,急在心頭,他迫切的想建立起一個“留守兒童之家”,讓孩子們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。因缺乏資金和人力、物力,一番謀劃難以落地,鄭明有憂心如焚。他每日穿上一雙舊草鞋,騎著一輛舊嘉陵自行車,風雨無阻穿梭于各學校和企事業單位之間尋求幫助。他跑遍了大半個井研縣,還去了市上和五通橋區,發出的倡議書和尋求幫助信件多達100多封。


    有一次,天剛破曉他就從寶五鎮出,經井研、樂山城區、五通橋區,最后回到寶五鎮,行程100多公里,餓了就吃塊饅頭,渴了就喝杯涼水,如此堅持了近兩個月。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,他的真誠和決心感動了廣大社會愛心人士,社會各界紛紛捐款捐物,寶五“留守兒童之家”建立有了初級啟動資金。2007年5月25日,“留守兒童之家”正式成立,市、縣相關領導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共100多人到場祝賀,同時收到現金捐助9400多元,用于發展壯大兒童之家。然而一人之力終有限,難以維持運轉整個“留守兒童之家”,于是他立馬開始招募志愿者,“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”肖華清,便是他“幾顧茅廬”請進志愿者隊伍中的,結果肖華清一干就接近14年。十多年間,他共為“留守兒童之家”招募志愿者60多人,其中十余名志愿者已離世,現仍有30余名志愿者默默堅守崗位,正是有這種“滴水穿石”精神,帶領的團隊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,為留守兒童撐起了一個溫馨的大家園。


    然而一人之力終有限,難以維持運轉整個“留守兒童之家”,于是他立馬開始招募志愿者,“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”肖華清,便是他“幾顧茅廬”請進志愿者隊伍中的,結果肖華清一干就接近14年。十多年間,他共為“留守兒童之家”招募志愿者60多人,其中十余名志愿者已離世,現仍有30余名志愿者默默堅守崗位,正是有這種“滴水穿石”精神,帶領的團隊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,為留守兒童撐起了一個溫馨的大家園。


    有了陣地后,該如何辦好“留守兒童之家”,又成了他新的思考難題。首先建強班子,吸納了各年齡階段的成員,老成員有經驗、有見識,新成員有活力、有精力,新老成員相輔相成,使得班子成員有進有退;其次是主動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,鎮上成立了相關部門聯系制度,定期或不定期通報情況,會商重大事項,共討對策,促使相關部門積極參與關愛工作;最后是積極探索、豐富活動載體,因地制宜配套關愛之路。除了輔導孩子們的學業以外,還主持成立了“小樂隊”、“舞蹈隊”,教授電子琴、笛子、二胡、舞蹈等才藝課程,不僅吸引了寶五鄉本地的留守兒童,也引來了外鄉鎮的孩子們。


    同時特別重視對服刑人員子女等特殊孩子們的教育。通過精細化培養,“留守兒童之家”人才輩出,經粗略估算,從兒童之家走出去的孩子們,有研究生7人,大學生23人,中專7人,出國留學1人。



    whithav
    <dd id="jnloy"><track id="jnloy"><video id="jnloy"></video></track></dd>

  • <th id="jnloy"></th>